首页 小说 散文 诗词 随笔 综合 摄影 诗歌 书画
  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随笔 > 内容

【随笔】这75年间……

发布日期:2024-07-17  查看次数:6673   作者:王志英

 
 
 
0:00
0:00

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而作:

1949到2024,整整75年。

75年,是个很特别的时间跨度。它足够长,让一些长期的变化可以发生;它又足够短,让我们不至于忘却以前发生的事情。

时代的变迁,特别是我的家乡——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小张坞村的变迁,我是亲历者,也是见证者。

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5年周年,我回到家乡调研了三个多月,还“穿越时空”,亲自目睹了家乡的巨大变化。

正是这一粒粒细小的泥沙,凝聚起巨大的力量,堆积成令人魂牵梦萦的故土,堆积出我们祖国的万里江山。

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,留下的记忆永远不会磨灭。我敢断言,党的二十大三中会后,我的故乡会更好,更美,更强大!

先说说农业机械化。

自古以来,农民的职业就是种地,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。

最初,他们用的是牛:用牛拉犁,用牛使耙,用牛耱耱……一切靠的都是牛。

10 岁那年我就学过犁地。

爷爷让我右手紧握犁拐,左手提着鞭子,喊了一声“得起”(这是让牛开步的口令),牛就挪动步子向前拉动。可犁不听人使唤,一会偏左,一会偏右,爷爷便说:“这犁的歪端不在犁,而在牛。除了手握犁拐外,主要是指挥牛的走向,牛的走向有了偏差,你掌的犁铧也会随着歪斜。”就这样,七拐八趔地犁了一回。到了地头扭身一看,犁过的地就像“蛇溜套”一样,弯曲地不成样子。爷爷耐心地说:“犁地是一门技术活,一定要掌握要领:头一件,就是要学会与牛沟通,比如,掌犁的人,眼要往前看,要看牛的走向是否正直,如牛的走向偏外,你就喊它“驭驭”。如走向偏里,你就喊它“卧卧”。这是牛走向的口令;第二件,掌握犁地的粗细。想细就要将犁铧靠犁过的沟壕近一点,反之就远一点;第三件,要掌握犁地的深浅。这就要在犁肩上用废旧鞋底截制一个垫片,加片便浅,去片便深;第四件,每次犁到地头,都要休息片刻,不然牛就会胡拉。我顿觉犁地还有这么多的学向呢!

后来,1953年吧,我出村上到了羊村二完小。

一天,我们正在上课,突然从麻村方向传来“突——突——”的响声,声音很大、很响、很亮。一下课,我就问打钟师傅:“那是什么响动?”他回答说:“麻村来了一个铁牛,跑的很快,现在正在麻村犁地哩!”

麻村紧靠我们学校,我立即从后门跑出去上了西边的土崖向麻村望去。那里人山人海,把一个倘大的铁牛,围了个水泄不通,铁牛的“突,突”声和群众的欢呼声搅和在一起,就像一首美妙的交响乐。

从那时起,我的脑子里就装进了“拖拉机”几个字。

又一天,国家从苏联、匈牙利购进回来克特—35、德国—54、GS—55三台拖拉机,正在从运城向麻村方向隆隆开进。

消息不径而走,沿途各村近万名群众,都赶到公路旁“观礼”。人越聚越多,有挤掉鞋子的,有跑得满头大汗的,有激动得流下眼泪的。因为这三台拖拉机在人们的心灵里种上了现代科技的种子,为运城奏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号角……

故乡的发展是比较慢的,当麻村使用拖拉机时,我们才开始开始使用新式步犁和双轮双铧犁。1960年,我村才用上了拖拉机。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,许多家庭又购置了手扶拖拉机。村里还出现了像乔允明一样的农业机械专业户,他们购置了拖拉机、灭茬机、播种机、旋耕机、玉米粒机、联合收割机等,有偿帮助村民种地,从此我们村实现了农业机械化。就像老伴说的那样:“你看现在的人美不美?上地有三轮车,耕地有拖拉机,灭茬有灭茬机,打药有打药机,播种有播种机、收割有收割机。就说收麦吧,过去就得一个多月,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,你说美不美?”

 

再说农业水利化。

谁都知道,水利是农业的命脉。可小张坞村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是没有水浇地的。解放后才响应政府号召开始打井。50年代打了30眼土井,60年代打了20眼“大锅锥”井,70年代及其以后打了20眼深井。

那时,我还是个学生。放署假后,就跟着父亲在地里“浇园”。浇园就是在井台赶着牲口拉上链式水车转圈圈。随着牲口一圈一圈的转,水车筒里就会流出涓涓清水,顺着渠道流向远方。我便和父亲拿起铁铣到远方的地里铲高填低、堵渠回,让一畦一畦的庄稼都浇上水。虽然水流不大,但细水长流,一天也能浇上两亩多地。即使这样,乡亲们也是非常高兴,“因为我们村从此有了水浇地!”

随着电力发展,我们把潜水泵插在井里直接抽水。一个晚上,我和父亲正在玉米地里浇地,因为水速太快,在流经一个坟堆时,大水灌满了坟洞。我正要堵洞,一不小心陷进了洞里,我大喊爸爸救我——爸爸救我——”,爸爸几个箭步跑到跟前,我才抓住铣把被“拽”了上来。

后来,政府支持打深井,我村又先后打了20眼。

深井,在我村是个新生事物。它是通过钻探方式开凿出来的地下水资源,它能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,对于提高农业产量至关重要。一个星期日,我回家休息,就利用这个机会随爱人到地里浇地。因为水大流急,一不小心水就会乱流一地。我便以渠道为界,与爱人分工,各把一边,随时准备开畦堵埝,真是“放下扫帚,就拿叉把,忙得不亦乐乎。”但忙是忙,心里却乐开了花,“因为村里有了深井”“喝上一口,一下子就凉到了心底!”

1976年,尊村引黄灌溉水利骨干工程开始建设,总干渠长81公里。运城县(即盐湖区)是工程中最大的灌溉区。经过三年多的连续奋战,1980年完成引黄骨干工程后,小张坞村又完成了黄河水进村、进队、进地的任务。于是,干渠、支渠、斗渠就像蜘蛛网一样遍布全村,一到天旱,黄河水就会冲向赤地千里,把7080亩所有耕地都浇上黄水。

这时,我又想起了当年我在王范公社当书记时,一遇三伏大旱,就发动群众“人定胜天”,“抗旱保丰收”,结果还是个“水过地皮湿”,根本起不到“关键”作用。

而如今,只要推上深井电闸,打开“引黄闸门”,一股股清流就如千军万马冲了过来,很快就把所有的庄稼地全部用大水漫灌一遍,我不禁高呼:“壮哉,壮哉!”这就是“实现农业水利化”的好处。

生产、生活实现了电气化。

就采光而言,煤油灯算是一个时代。

那时,家里用的都是高脚煤油灯。只要一点灯,屋里就有一股昏暗的光亮。如果纳鞋底,上鞋帮,缝衣裳,做丝线活,就得坐在离灯光很近很近的地方。

而在学校里,用的却是自制煤油灯。那时的煤油很便宜,一到晚自习时,教室里就灯光盏盏,人影绰绰, 50多个同学都低着头,一个心思作作业。但第二天早晨出操,就会发现每个同学的鼻孔里都是乌黑乌黑的,这才知道这是煤油灯的恶作剧。

到了60年代,随着电力的发展,小张坞村才开始用电。但越是农忙越肯停电,连浇地的村民也得睡在井台上等电。

1981年12月,供电部门在小张坞村西北角建了一座“变电站”,电力才算真正走进了小张坞村,做到了一年四季不停电。村里这才有了路灯,家里也安装上了电灯,有的还安装上了电棒;电视机、电风扇、洗衣机、电冰箱、电磁炉、电脑、空调、空气能等家用电器也才陆续走进了小张坞村。

现在更上一层楼。家里都安装上了节能灯,组合节能灯。钱是越花越少,光却越来越大,整个村庄,一到晚上都是灯火通明,亮如白昼。

就农业生产而言,最初是人力辘轳水斗,合作化后是牛拉或人推链式水车,再后,就由人畜动力变成了机械动力,先是锅驼机、后是柴油机,汽油机。农村供电后,又变成了离心泵和潜水泵。1980年,尊村引黄灌溉水利骨干工程建成后,小张坞村又完成了黄河水进村、进队、进地的配套工程,从此,小张坞村实现了用黄河水浇地的梦想,全村7080亩土地也实现了电气化。

交通实现了机械化。

小时候,一切靠“走”:上地靠走,上学靠走,进城办事也靠走。

那时的路,都是“土”路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。如遇大雨,畜力大车根本无法行驶。

高级社后,村里对道路重新进行了规划,建设了几条出村大道,路面统一为5米,两边挖壕栽树,能使大型农业机械和车辆通行。围绕这几条大路,又建了数条田间小路,路面为3.5米不等。

80年代后,政府又提出“要想富,先修路,道路通,百业兴”,我村便掀起了修路高潮。

那时,所有出村路和18条巷道路全是土路,也没有下水道。巷内常年拴有牲口,家家门前堆有粪堆,柴堆、垃圾堆。建设新农村时,村“两委”组织村民分两次将18条巷道全部用水泥进行硬化,美化和亮化。后又组建清扫队,购置垃圾车,放置垃圾桶,定期打扫街道和清运垃圾,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。还将通往大张、王南、太侯、谢家营、西袁庄的出村路铺成了5米宽的水泥大道,还把6公里的田间路拓宽成了3.5—5米。

在交通工具上,各个生产队都有了“胶轮马车”,车夫将鞭一扬,四套马车便叮叮当当飞跑起来,威风得很呢!不少家户也淘汰了“独轮车”,改成了“小平车”。小平车拉起来又多又轻,社员们心里就象喝了蜜。因为有了它,就可以多挣工分多分红。红,就是钱,谁不眼馋呢!

改革开放后,村里由大集体变成了“包产到组、土地到户”,最后,又实行了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”,实际上,农民从此进入了一个“自主经营”的时代。这一变,变出了大丰收,大变化,家家户户的粮食溢出了囤,票票塞满了柜。临猗县卓里机械厂顺应农民需求,又研制出了一种“蹦蹦车”,当时一、两千元就可以开回家,既能当客车用,又能送粪运粮食,还能拉货挣钱儿,一举多得,农民便纷纷将“蹦蹦车”开回家,学名叫“农用车”,农民叫“小三轮”。没几年,就在农村普及了,几乎家家都有。每年送公粮,卖棉花,各村府厦都是车如流水,好一道靓丽风景!

近年来,农用车的吨位越来越大,“三轮”变成了“四轮”,车也越来越贵,买的人却越来越多。有的竟买回了比较高档的“北京福田”、“东风小霸王”、甚至小轿车,看得出农民的脸上都透出一股傲气。

现在,一个家里就有几种型号的电动三轮车,村民们开着三轮车(甚至小车)上地,开着三轮车(甚至小车)进城,开着三轮车(甚至小车)走亲戚,已经成了家乡的一种文明时尚。

 

历数75年来家乡的传奇蜕变,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的一场革命,一次由人工劳作到实现机械化的革命,故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,以此短文记之。

 

相关文章  
上一篇:【诗词】七古.《夤夜遇入伏雨》 下一篇:【散文】怀念母亲
您的心情  
 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加盟合作 | 诚聘英才 | 人员查询 | 联系我们
 
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建设社会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
主办单位:文学艺术网 咨询电话: 13484877838 来稿邮箱xghxds@126.com
工信部备案许可号:陕ICP备2023002679laig 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,不得复制或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