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小说 散文 诗词 随笔 综合 摄影 诗歌 书画
  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散文 > 内容

【散文】王范甜瓜香又脆

发布日期:2024-05-24  查看次数:7897   作者:王志英

 
 
 
0:00
0:00

 一进农贸市场,就听到“王范甜瓜”的叫卖声,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 一听到这种叫卖声,就像回到了当年王范公社一样,因为上世纪70年代

我在那里当过“公社书记”。
其实,“王范甜瓜”与我没有半毛钱关系,只是觉得“在我待过的能创造出

一个品牌,也是一种“骄傲”、一种“激励”,一种“震撼”,更是一种“觉醒”:“那时,我为什么就没有能为群众想出这个好主意呢?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正念叨着,王振勇提着一袋王范甜瓜“绿博特”来了。
王振勇,原为王范公社刘村庄大队秘书。我调离王范公社后,他调进公社当

了副书记。
    他非常喜欢“绿博特”,主动向我介绍了这个新品种:它是一种

杂交新品甜瓜种,颜色深绿,近似苹果型,外皮平滑,肉厚色绿;成熟

从种到收只有两个月的时间。口感好,糖分高,汁多味甜。特别酥脆,口感香甜,十分爽口。富含苹果酸、葡萄糖、氨基酸、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。是夏天消暑解渴的佳品。
    我不由想起爷爷解放初期种植的甜瓜。那瓜成熟后,接触土地的瓜面总被一种叫地蛆的虫子拱过,留下许多深深印痕。而且种的极少,也不见有人出售。大多只在瓜庵边角种上一小块,供自己家人吃;还有一种叫“留兰香”的圆香瓜,比较小,吃着不脆不甜,但放在屋里却能散发出浓香的味道;沿中条山一带的村庄,如东郭村,磨河村,还种有一种叫“天鹅蛋”的甜瓜,也很小,但很甜,因为种在沙土地里,结瓜虽早,产量却很低,现在几乎绝种了。
  如今的“绿博特”甜瓜,与爷爷当年种的“甜瓜”比,根本不可同日而语。
“作为王范乡一个农业特色产业的甜瓜,是怎样发展起来的?”我问王振勇。
   王振勇说:“要说王范甜瓜发展史,得先要说说段麦喜。”
“为什么?”
  “因为他是王范种甜瓜的第一人。”

段麦喜曾经栽植了4亩梨树,患上了黑星病。面对成片死去的梨树,他心一横,把梨树全砍了。经过调查研究和认真考察,第二年他在原来的梨树地种上了甜瓜。5月就上市了。由于他的甜瓜口味好,品质佳,很快就被抢购一空。连续几年种甜瓜,获利甚丰。
   段麦喜为王范甜瓜总结了三大优势:王范这个地方有小气候特点,海拔460多米,有温差大的优势,因此种植大棚甜瓜不仅品质好,而且比栽种桃、梨、果等都要省力省钱省事;种植甜瓜周期短,当年见效;种甜瓜凭借设施农业优势,在大棚里生长,产量大,可免遭冻灾。
    段麦喜成功种植甜瓜的消息不胫而走,许多群众都要求跟他学。2008年,他带领十几个村民到山东考察学习,主要学习挂蔓技术。回来后,又和段明岗成立了山西涑之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以“公司+农户”的形式与周边村100多农户合作,由公司提供技术、农资和销售渠道,农户参与管理,共种植了1000余亩的大棚甜瓜,为“王范甜瓜”开辟了一块新市场。
     “不是说这是刘少芳女儿刘瑛的功劳吗?”
    “是。

2011年春天,种甜瓜的人越来越多,遇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。刘瑛利用自己有文化有知识的优势,联合瓜农成立了一个“呱呱香”甜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,经常邀请专家到瓜农地里进行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,手把手地传授施肥、抹芽、除草、授粉等技术;还同丈夫一起用轮作倒茬的办法,春天种甜瓜,夏天种西红柿。一棚两用,抢占市场空挡,提高产品效率,让瓜农们受益非浅。如果从提高王范甜瓜的科技含量,实行王范甜瓜的标准化生产来看,刘瑛当然是科技种瓜第一人。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刘瑛,是农民中的知识分子。上接天,下接地,整天混在瓜农中,根据瓜农的需要,为社员提供优质种子和苗木供应。还组织瓜农、菜农,赴北京、山东、陕西等地参加全国蔬菜博览会,参加种子大会、甜瓜品鉴会,让社员们增长见识,开阔视野,更加坚定了做大做强家乡特色产业的决心与信心。她还注重“创品牌”“卖精品”。以合作社的名义创建了“王范甜瓜”品牌、注册了“王范甜瓜”商标,设计了精品礼盒和小标签,走上了品牌发展的道路。她还采取“走出去,引进来”的办法,举办甜瓜新品种品鉴会,用电商打开销售市场,由于王范甜瓜注重品质,不用激素类农药,因而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。设施大棚面积从原来的1000亩发展到5000亩,产量也由3000斤提升到5000斤。商品率达到95%,亩效益达到1.5万元以上。2020年合作社产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认证,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种子大会,并推广了“绿博特”绿皮甜瓜品种。吊蔓甜瓜亩产量也由原来的3000斤大幅度提升为40005000斤。
        前不久,我路过王范乡,当刘瑛陪着我们走进瓜棚,棚里气温较高,瓜秧长得绿意盎然。瓜蔓上挂着一个个圆型的或椭圆型的甜瓜,真令人眼馋。种植户摘下几个让我们品尝,真是香脆酥甜,清爽可口。走出大棚,只见有不少前来进货的正与瓜农洽谈。一番议价,迅速成交;接下来,就是采收运送,过称结算,手机转帐,忙忙碌碌……
   刘瑛指着挂在架上的甜瓜对我们说,为了提高甜瓜品质,今年合作社又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同实施“校区合作”项目,开展新品种种植实验,力争让王范甜瓜品种更优、品质更好、品牌更高,不断推动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。下一步,将进一步引进推广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设备,形成集农业生产、农产品加工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集群,加快构建具有王范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。

 

作者简介:王志英,1939年生,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人,现代作家协会会员,曾担任运城市(县级)宣传部副部长和文联主席,作品散见于《盐湖文学》《青年文学家》《现代作家文学》《太原晚报》《运城日报》《黄河晨报》《今日盐湖》等报刊杂志。

 



 

相关文章  
上一篇:【散文】 一个人的早餐店 下一篇:【散文】不同时期麦收的记忆
您的心情  
 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加盟合作 | 诚聘英才 | 人员查询 | 联系我们
 
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建设社会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
主办单位:文学艺术网 咨询电话: 13484877838 来稿邮箱xghxds@126.com
工信部备案许可号:陕ICP备2023002679laig 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,不得复制或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