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散文】怀念常老
郭 鑫
2014年2月29日,当我听到常老年近九旬无疾而终的消息后,心中非常沉重。一连几天,我都沉浸在思念和悲痛中,与常老30多年交往的一些往事,也不断萦绕在我的头脑里。
常老叫常好廉,中等个子,微胖,说话慢慢的,是一位慈祥、和蔼、可亲、可敬又平易近人的长者。他在我诸多忘年交朋友中,年龄最长,知识最深,人品最好、最有礼貌。用温良恭俭让形容他,一点也不言过。是我最佩服、最敬重,也是我最好的忘年交。
他老家与我老家相距8公里,不但是老乡,而且与我父亲同岁,且与我父母还是老熟人。我在上中学时就认识他,当时他在县农行任工会主席,也是县政协委员,还是一位解放前就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,那时仅仅是认识而已。真正与他交往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我在县城工作时。知道他的书法在全县小有名气,因我也喜欢书法,就到农行找他求字。说我家有一幅寿星画,让他给写一幅书法配在两边。因是老乡熟人,他就没有推脱,很快就给我写了一幅“室雅何须大,花香不在多”的书法。看着苍劲有力,大气飘逸的字我非常喜欢,当即就找人装裱,挂到我家客厅。同时,也给我家增添了文化气息。到我家做客的亲朋好友,无不夸赞大字写的好。几十年了,我老家客厅至今还挂着常老给写的书法,这也成了常老的经典遗作。有时,看着他的书法,我就会想起常老。
我与常老交往频繁的是1994年。当时我在《经济文化报》当编辑,他已离休,在农行门岗帮忙。我经常给他赠报,让他斧正。见面就聊聊家常,谈谈书法、文学等。也约他写稿,给他发表。他书法写的好,特别是蝇头小楷,在卢氏县无人相比。而且他文笔很好,写的文章水平很高,也很有教育意义且耐人寻味。他给报社投过书法作品、诗歌、散文、言论等稿件,我都优先给他发表。因他是县政协委员,我在报社负责。县政协一些活动也邀请我参加,就与常老等几位县名人委员接触的机会多了,对他了解也就更多了。以文会友,我俩成了最好的忘年交。他是父辈,他不让我在公开场合称他叔叔,我就随大家一样称他常老师。但在信中或电话里,我还是称他叔叔的。
2000年,我到《西部法制报》社工作。后到商洛记者站、青海记者站、咸阳记者站,我们仍是联系不断。不时给他寄报,经常电话问好。后我又到《民情与法制》杂志社当主编,就鼓励他写稿,给他赠刊。给他发表了《卢氏有个和睦人家》、《假孝子》和《我的母亲》等多篇散文及书法作品。从他的散文《我的母亲》中我才了解他从小离了娘,由于家贫,吃过不少苦。解放前上过几年私塾,后参加了革命,当了教师。他从小就热爱学习,喜欢书法,经常勤学苦练,练就了一手好字。解放后,他又调到县农行工作,直至离休。
他每次来稿来信,总在信封上写郭鑫先生收。信内除称呼我鑫外,第二句就是您好,信中不乏感激赞美之词。最后,信结尾署名廉或者知名不具。对人非常客气礼貌,不由使人心存敬仰。他的钢笔行书字也令我钦佩,读着他的来信,看着秀丽的钢笔字,心中甚感愉悦。
一次,我写了一篇《我的老朋友》稿子寄给他斧正。他在回信中说“写的太好了,读着您的文章,好像在与您说话,感到非常亲切。”我看了他的来信,也非常感动。由于年龄大了,他不再农行门岗帮忙,便与老伴回到老家养老。由于他在老家德高望重,又写的一手好字,便经常帮相邻们。过年写春联,谁家婚丧嫁娶、乔迁、儿孙满月,他都前往帮忙,到处都留有他的笔墨。
2011年,我回老家过春节。正月初五,我携夫人和两个弟弟,专门到他老家曲里村给他拜年。他非常高兴,便吩咐老伴赶紧做饭,要好好招待我们。饭后,他又带我们参观了他的书房。只见二楼两间大的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,书案上还写了不少书法,他让我们随便拿。我们就每人挑了几幅,说回去后就装裱。现我的房内至今还挂着他的书法作品《沁园春.雪》和《鹏程万里》。想不到三年后他竟与世长辞了,那次相见,竟成了最后的永别,心中不免感到伤感。
常老的去世,使我失去了一位好老师,好朋友,也是我的一大损失。他虽然离开了我们,但他的人品,他的精神,他的作品,他的书法,我会永远学习,永久保存。 |